傲图小说网 > 悬疑小说 > 大宋梦 > 第八十一章 改变肚子的东西

第八十一章 改变肚子的东西

推荐阅读:我的绝色美女房客超级帝尊神医狂女新婚蜜爱:总裁先生宠上瘾不世妖孽恶魔总裁,撩上瘾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染指邪王:腹黑狂妃太会撩全球宝藏逆天成仙

    一到科举,梅笑寒的第一反应就是榜!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便是例子,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和天圣四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榜。
    柳永曾五此参加科举考试,有四次名孙山。
    宋朝的官员数量比前朝增加了许多,待遇也好了许多。俸禄丰厚,且受到祖宗,家法的保护。一切都是因为科举制度。
    门阀士族曾在历史上长期的垄断社会上层的资源,科举制度的产生改变了这一切。
    农民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梅笑寒道:“我平生最害怕考试,这无异于要我性命!”
    族长道:“你若是不读书,在这个时代,更无出头之日!”
    梅笑寒道:“我看,你们还是先想想填饱肚子的东西吧!”
    宋朝的读书人中,梅笑寒最熟悉的,莫过于就是范中淹啦。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是众所周知的名言。
    范仲淹一生的事迹,堪称楷模,曾有断齑划粥的故事。
    范仲淹年少苦读时,每天就煮一大锅粥吃,粥凉了以后,就会凝结成一大块。
    范仲淹就在粥上划上两刀,把粥分成数块,分成两餐来使用。
    梅笑寒道:“读书不为做官,不如回家卖红薯!”
    族长道:“红薯是个什么东西?”
    梅笑寒道:“红薯是个什么东西,你自然不会知道,但是很快你就便会知道玉米是个什么东西!”
    雨的到来,不仅使跃龙村的土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让整个锦绣城发生了改变。
    不少,离乡的人开始纷纷返乡。以往荒废了的土地,又迎来了他们新的主人。
    然而大问题却出现了,由于土地荒废已久,想要种植变得异常艰难。
    古代农民在耕-耙-耱耕作体系中推行翻耕与免耕结合的轮耕等方式的良好传统。
    古代土壤精耕细作的传统约形成于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形成了耕-耙-耱耕作体系。
    唐、宋时期南方水田形成了耕-耙-耖耕作体系。许多独到的经验今日仍有借鉴。
    现在,梅笑寒也终于打算开始做一个农民,这一次他不种植土豆,而是种玉米。
    玉米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内要求温暖多雨。耗水量大,如果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
    由于天公作美,也或许是许久未下过雨,连绵不断的雨一直没有停歇过。
    憋的久了,总要爆发的。
    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当族长见到这些金黄色的玉米粒时,也是惊讶地瞪大的嘴巴。活了一辈子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金疙瘩。
    族长拄着拐杖来回的走着,连连的摇头,道:“真是不可思议啊!如此金黄,如黄玉一般,不知种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梅笑寒道:“你还倒真是对了,这种东西就叫玉米!”
    族长道:“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需要一块地,这块地需要受到严格的保护。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能进去。
    村里陆续有人赶来帮忙,这个像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一来到这个村子,便天降甘露。
    有人认为他是上天派来的神,春雨洋洋洒洒的铺满了整个村子。山间地头,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河水也开始慢慢的上涨,干涸了十几年,又开始重燃生机。
    跃龙村新的时代来临了,老人们凭借着记忆,重回土地上劳作,他们播下种子,每天就这样坐在田间地头上发呆。
    要不就望着天空,望着远方,望着河水,望着山野。
    春天,许多人对春天的记忆已经逐渐的远去。春天,孩子们从未感受过真正的春天。
    春风沐浴,梅笑寒坐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卷着裤腿,双脚双手泥巴。
    一个时代渐渐的远去,而另一个时代,却又静静的清晰。
    族长带领着全村的村民,开垦出了一块又一块的土地。真是穷怕了,饿怕了,他们疯狂的种植,没日没夜地劳作。
    村子里面最好的一间房子,被腾空了出来,这是跃龙村村民送给梅笑寒的礼物。
    这样的礼物,与那些珍贵的甘露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栋建筑,曾是一位进士的旧宅,而他的后代现在却大字不识一箩筐。
    这样的反差,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一个人有了家,似乎才会安稳下来,虽有时依旧会感受到孤独。但至少有了一个可以避风雨的港湾。
    村民们都很热情,都过来帮忙打扫整理这栋老房子,他们认为,为梅笑寒来做事,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
    陆续有人搬进这栋老房子,他们自称是这栋老房子的仆人或者衙役,然而并没有人雇佣他们来。
    村民们认为,梅笑寒是尊贵之躯,劳累不得。
    种下去的农作物和粮食疯狂的拔长着,满村的绿色令人心情大好。
    不知何时,这栋老房子被换上了“梅府”二字,颓废的院子也一天一天的发生着改变。
    梅笑寒被逼着开始读书,每天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大段的经义和古文。
    梅笑寒始终认为,读书并不能填饱肚子。
    然而在这个重文人,重商人的时代,却是个特例!
    从外地请来的教书先生,每上一节课就能赚走几十文钱,有时还要搭上一两顿饭。
    村子里有不少人家也开始让孩子读书,人地要意第一是活着,好好的活着,只要再不出现什么大的自然灾害,跃龙村的村民们靠着种下去的这些农作物和粮食就会有大的收获。
    孩子们也开始读书了,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改变肚子的东西,首先是粮食,其次才是书。
    一个人如果穷的连肚子都无法填饱,书,对他来就没有任何作用。
    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很励志,可他毕竟还有粥可以吃,他还有梦想,最终也实现了他的梦想。
    绝大多数的人物,一辈子奋斗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只能求得个温饱。
    种下去的玉米进入到疯长阶段,每一粒玉米种子都蕴藏着极大的力量,他们在破土而出之后,昂首挺立,沐浴春风春雨的洗礼。
    在雨中,一个孩子快乐的跑着,他无父无母,无忧无虑。
    族长不知何时又站到了梅笑寒的身边,看着他道:“那件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加入天地玄黄会吗?”
    族长道:“不错!正是加入天地玄黄会!”
    梅笑寒道:“这里的生活不是挺好吗?为何费尽心思让我加入天地玄黄会呢?”
    族长道:“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你就会明白,我老啦...不中用了!需要找一个接班人!”
    族长从怀里摸出了一块令牌道:“这便是天地玄黄令牌!”
    梅笑寒道:“能获得天地玄黄令牌的人一定不简单,你是一个人物,我并不相信!”
    “你真正的身份是什么?”
    族长道:“你的不错,天地玄黄会共分为四部,我是那天门部的舵主!”
    “那其他三门的舵主现在何处呢?”
    族长道:“沧海桑田变,现天地玄黄会四部已经分裂。”
    天地玄黄会四部各打着不同旗号,各自发展,如一盘散沙般散在各地,谁都无力扭转乾坤。
    族长看梅笑寒道:“天地玄黄会天字一门的光复大业就指望你了!”

本文网址:https://aotzl.com/xs/2/2334/7066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aotz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