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C:\wwwroot\aotz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C:\wwwroot\aotz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0120 八条胡同 - 天工 - 都市言情 - 傲图小说网
傲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工 > 0120 八条胡同

0120 八条胡同

推荐阅读:

    苏进没有话,只是安静地陪伴着老人。旁边不远处,徐英又在跟岳明斗嘴,两人指着刚刚修好的一件东西,正在讨论单一鸣教的内容。岳明看着跳脱,其实非常缜密,徐英则一个从外到内全部都在放飞的类型。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但各有各的道理。
    苏进在一边听着,笑着往那边看了一眼。
    纪老太太突然问道:“苏,你带他们过来,是为了教他们文物修复吧?”
    苏进一愣,看了老太太一眼,点头:“是的。”
    纪老太太笑了:“这些孩子都是新手,你是以前学过的,所以都是由你来教他们?”
    苏进“呃”了一声,:“每周也有老师过来讲课的。”
    纪老太太笑着摇了摇头,:“但是他们学的东西,跟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一个路子,反倒跟你的有点像……”
    苏进真正怔住了,他敛了笑容,正式地看着纪老太太。
    他完全没想到,这样一个老太太,只是在旁边看着,就能看出他的做法!
    是的,她的一点错也没有。每个周末,都会有正式的、有段位的修复师来教学生们修复方面的知识。但是,学生们真正学到的,却不完全是他们所教的内容。
    在此之前,在马王堆的时候,苏进就已经在无形中确立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搭起了骨架。
    现在,这三位修复师教的东西,只是在骨架里填充血肉而已,学生们真正的学习思路,仍然是“苏进式”的。
    他为此做了很多安排,大量努力。无论是马王堆时的那套方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还是每周必须上交的报告,以及平时活动时他给予的引导,全部都是在确立以及巩固这套系统。
    苏进始终认为,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的学科。
    它有着系统的知识结构,完备的体系,科学的发展观。所有的经验与手法,都只是这套系统下面的细节而已。
    所以,一方面,他没有自己来教,而是请了这个世界的修复师来教学生——苏进并不希望学生们的文物修复技术,跟这个世界本身脱节;另一方面,他还是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们搭建起来了科学的思想和系统。
    修复师所教的内容,都在这个框架之下,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与思考方式,都是全新的。
    能做得这么顺利,也多亏了这些学生。他们全部都是京师大学的高材生,正式考上的那种。从学到大学,他们早就习惯了新的知识系统。所以现在苏进稍一引导,他们就顺利地照着习惯的方式进行了。
    科学的系统和传统的经验相结合,是学生们能力突飞猛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规划,都是苏进一个人默默完成的。到现在为止,出身传统的修复师们没有发现;刚才开始投身行业的学生们没有发现,没想到,这样一个纯粹旁观的老太太,先一步发现了。
    苏进凝视着老太太看了一会儿,露出一个笑容,点头道:“您眼光真好!”
    纪老太太也笑了,她拍拍苏进的手背,道:“你也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真是辛苦了啊……”她的笑容柔和,一丝不乱的白发在阳光下,像是要发出光一样。
    辛苦?苏地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他热爱这个行业,他乐见学生们投入这个行业,全心学习,快速进步。他们终将改变这个行业!
    不过,听见纪老太太这句话,他仍然心中一热,低头微笑了起来。
    十分钟很快过去了,学生们喝完凉茶,把杯子拢了起来,放回杯笼里。
    纪老太太只是让他们休息一会儿,没打算继续打扰,拎起茶壶茶杯就准备回去。
    苏进也站了起来,主动道:“我送您回去吧。”
    纪老太太抬头一笑,道:“谢谢你了。”
    就像上次一样,他陪着老太太往回走。路过一个胡同口时,老太太停了下来,往那边看了一眼,:“你有空吗?陪我散散步吗?”
    苏进愣了一下,立刻点头:“行啊。”
    纪老太太向他笑笑,主动往那个胡同口里走,一边走一边:“南锣鼓巷以前又叫蜈蚣街,因为它除了主巷的那个胡同以外,还向两边伸出了八条胡同,左右各四条,可不就像蜈蚣一样?”
    这些内容苏进当然也很清楚,不过他没有话,只是安静地走在纪老太太身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
    纪老太太:“清朝时候,这里住的都是在达官贵人,还曾经有两座王府。后来……”她停在一道朱红大门面前,仰头看过去,道,“后来没人管,王府里聚满了住户,昔日王侯之家,也与市井混同了。”
    这道朱红大门有五米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维护过了,上面红漆斑驳,大片脱。
    门口两座石狮子还很威猛,其中一个的耳朵断掉了,只剩下了粗糙不平的石茬。石狮子底座上爬满了青苔,幽绿近黑。
    两个孩从门里冲出来,相互追闹,又冲了过去,留下一串笑声。
    纪老太太笑指着里面,道:“这里以前是僧王府,博尔济吉特氏,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的王府。早年,王府从炒豆胡同街头占到街尾,整一条街的大宅子。东、中、西三路,各有四进。后来到民国时候,僧王的孙子阿穆尔灵圭养不起宅子了,只能把它拍卖。一年年下来,拆分成了好多宅子,变成了现在这样。”
    “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看着老房子变成这样,有点可惜吧……”
    纪老太太最后还是没有带他进去,在门口看了一阵子之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就像她的一样,南锣鼓巷一带这八条胡同,以前都是声名赫赫的。甚至在苏进以前那个世界里,名声也很响亮。
    那时候,南锣鼓巷经历过几次拆迁,变成了民俗一条街,胡同两边都是门面,吃吃喝喝、各种工艺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很多民俗专家痛心疾首,觉得改建后的南锣鼓巷不伦不类,失去了真正老北京老/胡同的特色。但是游客们乐此不疲,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这里变成了3A级景区。
    现在,南锣鼓巷和这八条胡同,全部都没有拆迁过,仍然保留了原貌。
    老实,在没有精心维护的情况下,这样的原貌其实真不怎么好看。
    房屋低矮,道路狭窄,两边的屋檐简直像是要压到头顶上了一样。门板上油漆剥,街边青草丛生,不时有掉下来的砖块……简直像贫民窟一样。
    苏进再次抬头,看向四周。
    透过房顶,可以隐约看见附近的高楼。来的路上,他们也感受过高楼的林立与街道的繁华。南锣鼓巷跟那边比起来,简直像是一个被划出来的异域一样,格格不入。
    苏进若有所思,直接问了起来。
    纪老太太的确知道,她“哦”了一声,:“这个啊,因为这一片地方的确是被划出来了啊。”
    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区域,可以仍然存留了清朝至民国时候的原汁原味。
    早年,可能是拆迁的时候还没拆到这里来,但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这里就正式被划出来,成为了“传统文化保护区”。
    但政府立刻面临了跟故宫一样的尴尬。他们能把这里保护出来,但没本事进行维护!
    把这里推平,盖起高楼大厦当然很简单。但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应有的风味,就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听,政府一直在联系文物修复家族,想要改建这片区域,正式让它成为老/胡同的代表文化。
    但是,两边的谈判一直没有谈妥,这片胡同也就这样暂时被搁置起来了。
    苏进皱起了眉头,问道:“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呢?”
    纪老太太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他们又路过了好几条胡同,纪老太太从在这里长大,这些胡同都是她跑来跑去玩耍的地方,她非常熟悉。
    她指着各扇大门,给苏进介绍它们原本是什么地方,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苏进认真地听着,同时也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如果是他的话,会怎么处理这片区域……
    八条胡同走了三条,纪老太太就有点累了。苏进立刻留意到了,道:“纪奶奶,你累了的话,我们就回去吧。”
    纪老太太摇摇头,叹了口气:“年纪大了啊……”
    苏进扶了她一把,刚转身,就看见街尾有道人影一闪而逝。那道人影有点眼熟,苏进愣了一下,马上就认出来了。这正是住在纪老太太家对面,那个“脾气很不好,但人很不错”的姓盛的老头子。
    他跟在他们后面干什么?
    苏进没有把这事出来,扶着纪老太太继续往回走。
    老太太没有发现盛老头,继续跟苏进:“住在这八条胡同的,也都是些老住家了,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一两件老东西。到时候等孩子们练熟了手,也可以招呼他们拿出来看看。多见识见识,多上上手,总是没错的……”
    苏进这才恍然大悟,纪老太太为什么会突然拉着他过来“散步”,原来是为了天工社团接下来的发展着想!
    苏进的心里暖洋洋的,他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纪老太太笑着看他:“你们都是好孩子,街坊邻居都很喜欢你们。到时候我再帮你招呼一声,大家就知道了。”
    纪老太太在南锣鼓巷的地位有点特殊。她是从在这里长大的老住户,为人温和,谈吐文雅,气质跟普通人完全不同。苏进跟她见过这么多次面,从来没见她头发乱过一丝。
    这样的人,威望当然非常高。街坊之间有什么争端,经常都会找她去“评理”。她开口话,的确很有份量。
    苏进会带学生们到南锣鼓巷来,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不过,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一上南锣鼓巷主街,立刻变得热闹多了。
    苏进把纪老太太扶回家,四合院跟上次一样安静,阳光透过树荫,照得院子里一片阴凉。苏进把她扶回客厅里坐下,照老样子把茶壶茶碗放回厨房,清洗干净。
    那两个乾隆三果碗仍然放在碗架上,苏进路过时,忍不住又欣赏了一会儿。
    然后,他跟老太太打了声招呼,回到了巷口的摊子旁边。
    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那边的喧哗声。
    怎么会这么吵?发生什么事了?
    (我才知道,作者有话在手机上是不会显示的,昨天的确只有一更,颈椎病犯了,后文要修,所以拖到今天发了。
    前几天书评区一直很冷清,我寂寞了好几天才知道,原来是纵横的书评区抽了……ORZ)

本文网址:https://aotzl.com/xs/2/2163/6131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aotz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