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选科

推荐阅读:我的绝色美女房客超级帝尊神医狂女新婚蜜爱:总裁先生宠上瘾不世妖孽恶魔总裁,撩上瘾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染指邪王:腹黑狂妃太会撩全球宝藏逆天成仙

    “本朝便有先例,某县有一庠生,乃垂垂老者。他入庠学六十载,就行了第二次入泮之礼,而巧的是,当年亦是他孙子入泮,爷孙二人一起过泮桥,真是一段佳话啊。”
    “哇。”其余秀才面露惊讶。
    季秀才笑了笑,朝众人摇头道:“为兄不才,今年已是不惑之年,料想是挨不到下一次入泮了。”
    “噗!”一个年轻秀才笑了起来,“季兄要是能挨到下次入泮,怕是百岁高龄了。”
    “那会儿,我怕是都已经作古了。”
    “要我说,咱们中间大多数人都挨不到下次。”
    “那可未必,今岁二十以下的,还是大有希望的嘛。”
    说着,众人看向了林迎、艾金良、范文炳、简孟轶等人。
    “可别,他们几位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将来是有大前途的,说他们有机会第二次入泮,岂不是咒他们考不中举人?”
    一位秀才站出来笑道。
    “哎呀,瞧我这嘴,失言了失言了。”
    “哈哈,我也没反应过来。”
    林迎无奈地摇头。
    众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就在众人说笑间,宋教谕携两位训导走了进来。
    众位生员连忙起身,朝三位老师行礼。
    宋教谕笑着摆了摆手,“你们都坐吧,今日入泮之礼完成,你们也是庠学生员了。”
    “在这里,我有一些话需要交待。”
    “教谕请讲。”众人齐声道。
    “嗯。”
    宋教谕满意地点点头:“本朝太祖有言,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故在朝野设立学院制度,以陶铸英才。”
    “你们既然入了庠学成为生员,那就应该牢记,朝廷奉养你们,给你们‘廪食居黉学,差徭不到门’这等优渥的读书环境,是为了培养你们克己奉公、廉洁爱民的良好品德。”
    “……即所谓‘其言在典籍,其要在心身,而其用在国家天下。’学者读书,贵乎知而能行。”
    “弟子谨遵教诲!”
    所有生员都齐声说道。
    宋教谕面露微笑:“好了,大道理也不讲了,接下来我给你们讲讲庠学生员将来的出路吧。”
    话音落下,就见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说到出路,他们怎能不关心。
    之前一心只为读书,哪能想到秀才之后的事。而他们的老师,也都告诉他们成为秀才之后大有前途,但究竟是怎样的前途,无非是当官,可又怎么当官呢?
    当然是科举。
    可如果只是科举这条路,那宋教谕就没必要特别提及了。
    肯定不止一条出路!
    在场的生员,满脸期待的样子。
    这其中,林迎最为淡定,因为他在后世研究科举文史,自然知道所谓庠学生员的出路在哪里。
    只听宋教谕朗声说道:“生员之出路,共有三条,其一,赴科举,由科举入仕,成为朝廷栋梁。”
    这一条也是学子们最为看重的,经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获取进士出身,扛着匾额回家挂在门第上,然后学有所成,外放为官。
    这条路也是当官之道,最根正苗红的路径。
    当然,生员还有第二条出路,就听宋教谕徐徐道来:
    “其次,为学院晋级,尔等都为生员,自有学院这条天梯,具体则是由贡入监,再经朝考,外派为官。”
    既然本朝设立下学院制度,那么经学院系统升迁,也是一条正途。
    各地县学、府学,往上升就是两京国子监,生员们可以通过成为“贡生”的方式,升入国子监中深造。
    深造期限为三年,深造完毕后,或视学业情况,通过国子监的内部考核,或经朝廷举办的统一“朝考”,成绩优秀的,就可以外放为官。
    不同级别、不同路径的贡生,将分别担任州同知、州判、县令、县丞、教谕、训导等职。
    事实上,经这条路真正成为地方主官的很少,反倒是地方佐官,以及学院系统的那么多教授、学正、教谕、训导,基本都是通过这条线晋升上来的。
    类似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
    “除此之外,生员们还有第三条出路,多年成绩不佳,而又不思进取者,则直接充吏!”
    充吏,那可就是处罚了。
    所有人脸上都是一凛,感到了阵阵寒风。
    辛辛苦苦考中了秀才,要是被充吏,那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丢不起那人,也对不起子孙后代。
    但很快,宋教谕又满面温煦道:“当然,充吏是最极端的情况,我相信在坐的诸生都是有远大抱负的,万万不会堕落到这番田地。”
    所有人有松了口气。
    心中开始腹诽,这宋教谕真喜欢吓人。
    看咱这脆弱的心肝呀,经不住吓啊。
    ……
    宋教谕意犹未尽地看着众人不断变幻的神色。
    朝边上两位训导示意了下,就开始进行分科了。
    所谓分科,就是分科教学法。
    大周朝庠学,除了要学四书五经这一常规科目外,还要兼学礼、律、书、射、乐、数六艺。
    其中,教谕主讲儒家经典,而礼、律、书三门为一科,射、乐、数三门为一科,分别有两位训导总揽。
    虽然六艺所有生员都要学,但也要根据自身所处,选一到两科为特长,重点学习。
    将来考试的时候,也是各有侧重的。
    类似于后世的文理分科。
    主要还是为了因材施教,培养生员们的业务能力。
    毕竟,在场的生员中,真正能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还是少数。多数人的出路,还是贡入太学,出为府、州、县官员。
    既然可能成为佐官,没有一技之长怎么行,人家地方主官也看不上你啊,怎么提拔?
    随着教谕宣布,众人立刻交头接耳,互相讨论起来。
    这分科只是选特长,并非选了后其它几门就不用学了。
    当然,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精力充足,技多不压身,也可以多选几门作为特长。
    “大师兄,这个怎么选?”
    艾金良小声地问。
    “按照自己的特长来,觉得擅长哪个,就选哪个,不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科举,所以选科也只是为将来打个保险而已。”
    林迎想了想,最终确定了两科中的律和数作为自己的特长。
    艾金良思考过后,则选了礼和数作为自己的特长。
    选礼,是因为艾金良深知自己性子上是个古板之人,而礼的核心就是规矩,那么他选礼,就是恰到好处了。
    至于数,则因为与林迎同房舍,自上次让大师兄开发了“数学”的神奇之后,艾金良就有些迷上数学了。
    自然没有不选的道理。
    林迎和艾金良这边倒是痛快地选了科,而其他生员则愁眉苦脸了起来。
    最终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也纷纷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科。
    “好了,既然大家都已选定,那后续则由两位训导带领你们去见相应的教员。”
    “至于儒学方面,你们回去后也细细思索一下,选五经中的一经作为自己的‘本经’,这可是关乎将来科举的,望你们好好斟酌。”
    说完,宋教谕笑了笑,就带着两位训导先行离开了。

本文网址:https://aotzl.com/xs/2/2001/5479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aotz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