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三个二百五
推荐阅读:我的绝色美女房客、超级帝尊、神医狂女、新婚蜜爱:总裁先生宠上瘾、不世妖孽、恶魔总裁,撩上瘾、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染指邪王:腹黑狂妃太会撩、全球宝藏、逆天成仙、
第914章 三个二百五
孟雄刚刚还在夸耀儿子,就听到张勤话语中的嘲讽,立刻沉声问道:“你是谁啊!有你这么话的吗?”
“老孟,这是孟浩的师父张勤。”关毅一听这话,就知道要发生误会,连忙对孟雄介绍了一下。
孟雄之前就听关毅过,张勤是孟浩的师父,对孟浩教导有功,刚刚逛街的时候,还一直听孟浩“他师父怎么怎么样”、“他师父怎么的”,没想到在这儿就碰上了。
虽然张勤对孟浩话的口气不太好,但作为师父教训徒弟,那也正常。孟浩连忙握住了张勤的手道:“对不起,张师傅,谢谢你对孟浩的教导,我不知道……”
孟雄这么一,张勤倒也释然了,他笑了笑对孟雄道:“孟先生,您这话的,我也没做什么……要教,还真没教好!”
他后半句的时候,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眼睛冷冷地看着孟浩问道:“我是怎么跟你的?”
“三年之内……不许出手,三年之后,多看多问……少买!”孟浩知道自己已然违背了张勤对他的教诲,这些话的时候心虚的很。
孟雄听着他们师徒的对话,也明白了为什么张勤会生气。不过,他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随即笑着对张勤解释道:“张师傅,他没买……是我买的,他就是给我参谋了一下。”
他这么一,张勤倒还真是没话了,尴尬地对孟雄笑了笑,然后转头对孟浩道:“下不为例!”
他们这场误会都是因孟浩出手买了东西而起,这倒是让关毅对孟浩买的东西来了兴趣。
“老孟,给我瞧瞧,你买的什么好东西……”他一边一边从孟雄手里接过了他刚刚拿出来献宝的一个报纸包着的方方的东西。
打开报纸一看,关毅愣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转头看了孟浩一眼,问道:“这个多少钱买的?”
“二百五……卖主开价一千……”孟浩了价格之后,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还有别的吗?”关毅看到孟雄手里提着的包鼓鼓囊囊的,显然还有别的东西。
他这么一问,孟雄就又掏出了两件瓷器。
这是看着像一对的两只茶盏,品相完好,色彩艳丽,关毅反过来看了看,底部还有款。
“居仁堂制”
看到这个款,关毅笑了笑,又看了孟浩一眼:“这对茶盏,花了多少?”
“一个二百五,两个加起来五百。”孟浩心想今天他虽然出手了,但毕竟没有超出一千块钱,就算亏,也亏不到哪儿去。
关毅则将这三件瓷器递给了张勤,然后笑着对孟浩问道:“我考考你,这三件瓷器是那个年代的,有什么出处吗?”
孟浩听到关毅问,连忙将自己的看法了出来:“这块瓷板上画的人物颜色艳丽,工笔画手法成熟,画风有着明显的民国人物画风格,而且这上面还有题跋款,是珠山八友的王大凡的瓷板画大富贵亦寿考图,这个送给汪叔叔做生日礼物最好了。”
关毅听着他的解释,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这两个茶盏呢?”
“这两个茶盏,圆整性很好,厚薄均匀,看着就像是机械化或是半机械化加工的。釉面光润,胎体坚致,手弹声音清脆而有余韵,颜色鲜嫩有光泽。这都符合民国瓷器的特点……那家伙还忽悠我是主席用瓷!被我给否了,主席用瓷只有醴陵款,怎么可能有居仁堂的堂号……”
“那你觉得这有居仁堂款的瓷器又是个什么来历呢?”关毅听他的振振有词的随即追问了一声。
孟浩有点不太确定地道:“这两只茶盏很精美,应该是民窑精品,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给打上了居仁堂的堂号冒充主席用瓷……”
“哈哈哈哈!”就在这时,张勤一声爽朗的笑声响起,随后他就冷着脸道,“半桶水晃得很!”
关毅微笑着对孟浩道:“你前面的都对,那块王大凡的瓷板画,也没毛病。就是这居仁堂款的两只茶盏你给错了!这款不是后补的,而是原先就有的!”
居仁堂在什么地方,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中南海旧建筑中最大的一栋楼,曾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刚刚那个摊主对他们这是主席用瓷的时候,就是这么的。
“居仁堂在那里,你们应该知道吧?居仁堂款的瓷器,当然就是主席用过的……”
但张勤曾经对孟浩过,主席用瓷只有少部分打上了湘江醴陵的款和和平鸽标志,其余都是白底无款的,又怎么可能用居仁堂号作为款识呢?
所以孟浩就认为这是有人想要冒充主席用瓷,却又弄巧成拙给补错的款。
可现在关毅却这居仁堂制的款是原有的?
那这瓷器到底是怎么个来历……孟浩和孟雄都糊涂了。
“这居仁堂款的瓷器是民国瓷的确没错,但这是民国官窑,可不是什么民窑精品,它还有个名字叫洪宪瓷!”张勤在一旁给孟浩解惑道。
他一“洪宪”两个字,孟雄立刻道:“这东西是袁世凯用过的?”
官窑和民窑的区别就在于,官窑是官方组织人力物力定点生产的,过去叫“皇家御窑”。烧造出来的瓷器是皇帝御用的,老百姓别用,就连看都看不到。
而民国废除了帝制之后,按理也就没有官窑一了。但事实上,袁世凯为了称帝,各方面都要和皇帝看齐,官窑瓷器当然就还是要继续烧造的。所以就由庶务司长郭葆昌在前清的御窑所在地烧制了一批专用的洪宪瓷。
“除了这袁世凯专用的居仁堂款,还有大军阀徐世昌的静远堂款和曹锟的延庆楼款……这些都是民国官窑!”关毅完了之后,笑了笑道,“虽然你不知道其中的来历,但也没买亏,还赚了。这价格……三个二百五,倒是和你们这买卖双方三个人挺配的!”
孟雄刚刚还在夸耀儿子,就听到张勤话语中的嘲讽,立刻沉声问道:“你是谁啊!有你这么话的吗?”
“老孟,这是孟浩的师父张勤。”关毅一听这话,就知道要发生误会,连忙对孟雄介绍了一下。
孟雄之前就听关毅过,张勤是孟浩的师父,对孟浩教导有功,刚刚逛街的时候,还一直听孟浩“他师父怎么怎么样”、“他师父怎么的”,没想到在这儿就碰上了。
虽然张勤对孟浩话的口气不太好,但作为师父教训徒弟,那也正常。孟浩连忙握住了张勤的手道:“对不起,张师傅,谢谢你对孟浩的教导,我不知道……”
孟雄这么一,张勤倒也释然了,他笑了笑对孟雄道:“孟先生,您这话的,我也没做什么……要教,还真没教好!”
他后半句的时候,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眼睛冷冷地看着孟浩问道:“我是怎么跟你的?”
“三年之内……不许出手,三年之后,多看多问……少买!”孟浩知道自己已然违背了张勤对他的教诲,这些话的时候心虚的很。
孟雄听着他们师徒的对话,也明白了为什么张勤会生气。不过,他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随即笑着对张勤解释道:“张师傅,他没买……是我买的,他就是给我参谋了一下。”
他这么一,张勤倒还真是没话了,尴尬地对孟雄笑了笑,然后转头对孟浩道:“下不为例!”
他们这场误会都是因孟浩出手买了东西而起,这倒是让关毅对孟浩买的东西来了兴趣。
“老孟,给我瞧瞧,你买的什么好东西……”他一边一边从孟雄手里接过了他刚刚拿出来献宝的一个报纸包着的方方的东西。
打开报纸一看,关毅愣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转头看了孟浩一眼,问道:“这个多少钱买的?”
“二百五……卖主开价一千……”孟浩了价格之后,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还有别的吗?”关毅看到孟雄手里提着的包鼓鼓囊囊的,显然还有别的东西。
他这么一问,孟雄就又掏出了两件瓷器。
这是看着像一对的两只茶盏,品相完好,色彩艳丽,关毅反过来看了看,底部还有款。
“居仁堂制”
看到这个款,关毅笑了笑,又看了孟浩一眼:“这对茶盏,花了多少?”
“一个二百五,两个加起来五百。”孟浩心想今天他虽然出手了,但毕竟没有超出一千块钱,就算亏,也亏不到哪儿去。
关毅则将这三件瓷器递给了张勤,然后笑着对孟浩问道:“我考考你,这三件瓷器是那个年代的,有什么出处吗?”
孟浩听到关毅问,连忙将自己的看法了出来:“这块瓷板上画的人物颜色艳丽,工笔画手法成熟,画风有着明显的民国人物画风格,而且这上面还有题跋款,是珠山八友的王大凡的瓷板画大富贵亦寿考图,这个送给汪叔叔做生日礼物最好了。”
关毅听着他的解释,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这两个茶盏呢?”
“这两个茶盏,圆整性很好,厚薄均匀,看着就像是机械化或是半机械化加工的。釉面光润,胎体坚致,手弹声音清脆而有余韵,颜色鲜嫩有光泽。这都符合民国瓷器的特点……那家伙还忽悠我是主席用瓷!被我给否了,主席用瓷只有醴陵款,怎么可能有居仁堂的堂号……”
“那你觉得这有居仁堂款的瓷器又是个什么来历呢?”关毅听他的振振有词的随即追问了一声。
孟浩有点不太确定地道:“这两只茶盏很精美,应该是民窑精品,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给打上了居仁堂的堂号冒充主席用瓷……”
“哈哈哈哈!”就在这时,张勤一声爽朗的笑声响起,随后他就冷着脸道,“半桶水晃得很!”
关毅微笑着对孟浩道:“你前面的都对,那块王大凡的瓷板画,也没毛病。就是这居仁堂款的两只茶盏你给错了!这款不是后补的,而是原先就有的!”
居仁堂在什么地方,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中南海旧建筑中最大的一栋楼,曾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刚刚那个摊主对他们这是主席用瓷的时候,就是这么的。
“居仁堂在那里,你们应该知道吧?居仁堂款的瓷器,当然就是主席用过的……”
但张勤曾经对孟浩过,主席用瓷只有少部分打上了湘江醴陵的款和和平鸽标志,其余都是白底无款的,又怎么可能用居仁堂号作为款识呢?
所以孟浩就认为这是有人想要冒充主席用瓷,却又弄巧成拙给补错的款。
可现在关毅却这居仁堂制的款是原有的?
那这瓷器到底是怎么个来历……孟浩和孟雄都糊涂了。
“这居仁堂款的瓷器是民国瓷的确没错,但这是民国官窑,可不是什么民窑精品,它还有个名字叫洪宪瓷!”张勤在一旁给孟浩解惑道。
他一“洪宪”两个字,孟雄立刻道:“这东西是袁世凯用过的?”
官窑和民窑的区别就在于,官窑是官方组织人力物力定点生产的,过去叫“皇家御窑”。烧造出来的瓷器是皇帝御用的,老百姓别用,就连看都看不到。
而民国废除了帝制之后,按理也就没有官窑一了。但事实上,袁世凯为了称帝,各方面都要和皇帝看齐,官窑瓷器当然就还是要继续烧造的。所以就由庶务司长郭葆昌在前清的御窑所在地烧制了一批专用的洪宪瓷。
“除了这袁世凯专用的居仁堂款,还有大军阀徐世昌的静远堂款和曹锟的延庆楼款……这些都是民国官窑!”关毅完了之后,笑了笑道,“虽然你不知道其中的来历,但也没买亏,还赚了。这价格……三个二百五,倒是和你们这买卖双方三个人挺配的!”
本文网址:https://aotzl.com/xs/0/588/6097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aotz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